破解非遗传承的价值难题
摘要:钟颐非遗传承,路在何方?《半月谈》的调研揭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:近年来,非遗领域二代回归现象凸显,但在守艺、传艺的取经路上,一些...
钟颐
非遗传承,路在何方?《半月谈》的调研揭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:近年来,非遗领域“二代回归”现象凸显,但在守艺、传艺的“取经路”上,一些年轻人表现出对职称晋级、荣誉称号的焦虑心态,表示“等不及、熬不起、没指望”。
年轻人爱上非遗,早就有迹可循。从马面裙成为“国风顶流”,尽显“华服之美”;到古老的簪花重回时尚前沿,诠释“今生戴花,来世漂亮”;再到打铁花“火”出天际、化身景区“流量密码”……非遗的“焕新”与“出圈”,有太多的故事可以细说。有理由相信,这不是只图一时新鲜,而是始于传统的魅力,终于深层次的热爱。
作为一种“活态文化”,非遗的核心载体是“人”。“叹非遗”者自然不少,说到传承,则又是另一回事。今年6月,某平台发布的《2024非遗数据报告》显示,30岁以下的非遗传承人数量实现了72%的年增长,“95后”“00后”群体已然成为传承的主力军。光从数据上看,进步十分显著,但如果平时有心观察,便不难发现,其现实境况并非如此令人乐观。
“传二代”面临的困惑就是一例。在他们身上,其实不乏非遗“活化”所需要的那些元素:擅长运营、更懂年轻人、深谙传播之道,等等。但在最关键的手艺活上,他们中的部分人不如老一辈。比起“看得见价值”,更大的现实困境是“耐得住寂寞”——过去我们常说“荒年饿不死手艺人”,然而此一时彼一时,随着物质匮乏的年代渐行渐远,新一批传承人反而会面临“成长的烦恼”。一位鼻烟壶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曾表示,自己之前也招过一些徒弟,但他们最终都没能坚持下去,而自己当年当学徒是有工资的,因此能一干一辈子。
背后的难题,在于价值转化。非遗的文化价值需要“突围”,走出孤芳自赏的橱窗,走下曲高和寡的展台,在现代生活中体现市场价值。让“独门绝技”走入“寻常百姓家”,其意义还在于,让更多有志之士“愿意来、留得住”,摆脱对家族式传承的过度依赖。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是非遗自身也存在“冷热不均”,有些小众项目商业变现能力较差,有赖政策资金给予适当倾斜,而有些非遗项目几近“濒危”,当务之急是要抢救性保护。从一些成功的案例来看,寻找非遗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连接点,将非遗旅游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,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思路。
正所谓“三年打杂,十年入行”,“能挣钱”固然重要,“能守艺”才是本真。事实上,非遗的经济价值和传承人的职业价值之间,也存在一些体制机制上的壁垒。有手艺人反映,很多订单的承接都有门槛,跟科研机构凭“帽子”拿项目十分类似。还有业内专家指出,一些年轻传承人站在了父母辈的资源积累上,一入行就获得较高关注度,这对他们的成长来说,不一定就是好事。从打破附着在“帽子”之上的利益捆绑,到在资源分配中形成合理梯次,再到平衡商业化和文化保护的关系,都需要社会各界深入探讨。
传统亘古亘今,非遗日新又新。从更广义的维度看,赓续薪火无他者,你我都是“传承人”。
-
破解非遗传承的价值难题
-
人工智能+戏剧:一场特殊的舞台试验
-
重现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千年奇观
-
刹住低俗微短剧坑老歪风
-
陶寺遗址博物馆将于11月12日开馆
-
熊竹英:体验了一把流量明星后 脚踏实地做一名说书匠
-
《红楼梦》中的茄鲞,能不能做出来?
-
卧游山水乐何极
-
经典与旧书是我们精神的房子
-
小巷烟火升腾,我们这样长大
-
被忽视的情感,参与改变了历史
-
“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”活动在京启动
-
从强力外援到入职北京人艺 郑云龙:角色让自己成长
-
《红色一号:冬日行动》11月8日登陆院线 强森、“美队”和刘玉玲联手开打
-
古巴版《天鹅湖》将登北京艺术中心
-
83岁的她在音乐舞台随性施展魔法
-
有海鸥撕开这一夜
-
并非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
-
《驯狐记》 :驯化,就是彼此间建立联系
-
林风眠的仕女:那是民族宝藏中的美
-
网红漆扇不是非遗,大漆才是
-
第十二届中国(绵阳)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
-
中国特色旅游展亮相2024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
-
第41次南极考察丨“雪龙兄弟”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
-
太湖蟹迎来丰收季
-
中国援建的白俄罗斯国际标准游泳馆正式启用
-
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协定在深圳正式签署
-
世界古典学大会举办古典艺术专场演出
-
陶寺遗址博物馆将于11月12日开馆
-
“擂台比种”给农民选好种——辽宁秋收一线见闻